优惠论坛

标题: 林林总总禁赌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章鱼保罗888    时间: 2011-4-29 02:00
标题: 林林总总禁赌诗
天朝人常有DB的恶习,DB腐蚀人们的心灵,给家庭、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灾难,所以这种恶习历来为正直人所谴责。自古以来,民间就流传着许多有关禁赌的诗歌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至今读来仍有启迪作用。
' m7 T) ]1 w. W  清代吴文晖有这样一首《赌徒》诗:“相唤相呼日征逐,野狐迷人无比酷。一场纵赌百家贫,后车难鉴前车覆。”此诗形象地写出了DB的情景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。清代诗人黄安涛也有一首《戒赌诗》,他写道:“已将华屋付他人,哪借良田贻祖父。室人交谪泪如雨,典到嫁时衣太苦。出门郎又摇摊去(摇摊是一种DB形式),厨下无烟炊断午。”此诗把恣意纵赌而招致败家、衣食无着的窘况跃然纸上,可称为禁赌诗的佳作。, p. Q# o9 s+ x$ Y+ I8 I6 r
  民间流传的禁赌诗更多。其中有一首禁赌的《合字诗》,拆字作诗,合字解义,形式独特,读来非常有趣。诗中这样写道:“贝者是人不是人,只因今贝起祸根。有朝一日分贝了,到头成为贝戌人。”点破诗意就是:“贝者”合为“赌”,“ 今贝”合为“贪”,“分贝”合为“贫”,“贝戌”合为“贼”。这赌、贪、贫、贼四个字,就是赌徒的必然下场。这首诗,用语通俗,选词精到,意境深邃,读之朴实而清新,别具一格。" t# g+ b3 D4 |" h; Y2 Y$ D  {4 v0 |$ h
  作画题诗,是画家的创作程式,并不鲜见。但是,作画而题禁赌诗,并着眼于教育人,却很难得。清代画家李鳝的朋友李发嗜赌,闹得夫妻不和,家庭不幸。有一次,李发又赌,直输得身无分文。李鳝闻之,出于对朋友的关爱,就给李发送了一幅画,让他作为赌资。李发见画中的人物极像自己的妻子,又读到画上的题诗云:“丈夫在外赌红了眼,妻子在家干瞪着眼,两个孩子饿昏了眼,梁上绳扣正张着眼。”李发看后,良心上受到谴责,于是便痛改恶习。自此,家庭兴旺,夫妻相敬到老。
# s) ?' K. j' z: V( E  有关禁赌的民谣流传的也很广泛,这些民谣语言通俗,叙事明白,朗朗上口,很受群众喜爱。有一首《耍赌八害》的民谣,对DB的危害讲得深入浅出,采取四字一句的形式,易读易记:6 k8 S( K: Q  ]9 R$ H2 v3 L
  输了拼命,赢了心惊,见利忘义,翻脸无情。打架斗殴,争吵不休,穷途末路,便下毒手。浪费时光,危害健康,昏昏沉沉,前途无望。通宵达旦,精神不满,干活失神,事故难免。狼籍名声,配偶难成,纵然有家,各奔西东。输急红眼,倾家荡产,明偷暗抢,铛锒入监。一上贼船,再下困难,苦头吃尽,受害匪浅。贻误后代,风气败坏,毒化社会,民族受害。% r- q, l  K2 ?6 I
  正是因为DB危害极大,禁赌自古用重刑。先秦时代对DB者要“挞其股”,还要在脸上刺字。汉代处罚也很重,老百姓要砍断手,官吏则戴枷终身劳役。宋代更为严厉,DB者“俱处斩,邻居庇匿不报者,同罪。”这就是说,DB罪要杀头,知情不报也要杀头。
作者: 正呆呆    时间: 2011-4-29 15:21
呵呵,有点意思
作者: 无求    时间: 2011-6-17 07:51
呵呵,有点意思



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://tcelue.w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