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惠论坛

标题: 开源NFT交易协议Seaport 是否能成为开发者真正的港湾?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金色财经小编    时间: 2022-6-2 02:17
原文标题:《1 t! g5 |2 A4 T, }2 E & s& M; K' K, r5 c" x6 X% ]IOSG Weekly Brief |Seaport,OpenSea Token化的开端?6 [7 ]2 E7 j$ R" ]9 y( q D ) a4 @! C" d( O

Seaport,OpenSea Token化的开端?

TL;DR

5 月 21 日,OpenSea 宣布推出自己的开源交易协议 Seaport,引起广泛关注。

目前 OpenSea 所使用的协议是 Wyvern v2,Wyvern 是一个开源的交易协议。

Seaport 通过使用 Solidity 汇编语言实现 gas fee 优化,据估计能降低 50% 左右的 gas。

Seaport 更加开发者友好,能赋能开发者建立自己的 NFT 交易市场。

OpenSea 将开启 NFT 易 NFT 的新交易模式,有效提高二级市场 NFT 的流动性。

开源和去中心化是 Web3.0 时代的大势,NFT 交易市场将有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创新。

5 月 21 日,OpenSea 宣布推出开源 NFT 市场交易协议 Seaport,在推特上引起热议。有人称 OpenSea 的这一举措旨在成为 NFT 界的 Uniswap,也有人称 Seaport 有望开启又一个 NFT Summer。一时间众说纷纭,笔者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 Seaport 的几大热点与问题:

被取代的 Wyvern Protocol

在 Etherscan 上查询过 NFT 交易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,在智能合约概览的右上角有一行小字,OpenSea: Wyvern Exchange v2。这便是 OpenSea 现在所使用的协议——Wyvern Protocol。与 Seaport 相同,Wyvern 是一个开源协议。它能用来实现数字资产,包括 Token,ENS 域名,土地甚至智能合约本身的 P2P 交易,通过 Wyvern,开发者能在任何 EVM 兼容的链上建立自己的资产交易市场。

Wyvern 具体是如何实现 NFT 交易市场的功能的呢?实际上 Wyvern 就是智能合约,当卖家和买家在 OpenSea 上创建买单和卖单时,这些订单会被存储在中心化的数据库里。在当买单和卖单匹配时,这些订单会被发送到 Wyvern 的智能合约上进行链上结算。Wyvern 将验证这些订单是否被正确签名和匹配,并执行交易。

图片来源: https://victoryeo-62924.medium.com/

能够支持 OpenSea 这样巨大交易量的 NFT 市场足以证明 Wyvern 的性能。然而 Wyvern 也有着自身的局限。首先,Wyvern 对开发者并不非常友好,没有提供丰富的开发者工具来帮助开发者简化开发过程。更重要的是,Wyvern 没有实现 gas 的最优化,使得用户在 OpenSea 上的交易成本较高。如今,Wyvern 已经基本停止维护了,相关开发文档和社交媒体已经在三年前停止了更新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OpenSea 宣布将采用自己开发的协议——Seaport,来取代现有的 Wyvern v2。

Seaport——开发者真正的港湾?

作为新一代交易市场协议,Seaport 的代码是开源的,有技术背景的读者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源代码,直接从代码上对比 Wyvern v2 和 Seaport 有哪些区别。不懂代码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本文,随笔者一同学习 Seaport 的优势。

以太坊上极高的 gas fee 让很多人望而却步,Seaport 的第一个重要升级就来自于 gas fee 的优化。而 gas fee 的优化主要来自于 Solidity 汇编语言的应用。汇编语言用于定义接近硬件的底层语言。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来解释。计算机系统最底层就是由无数个 0 和 1 组成,开发者写代码时靠近 0 和 1,那么程序运行的速度就越快,对内存的需求也越小。但是对开发者来说越底层的语言越是不愿意触及的领域,因为底层代码非常复杂且抽象,不能轻易读懂。因此开发者更喜欢用清晰易懂的表层的语言来编写程序。但是因为离底层更远,用表层语言运行一个指令的效率更低且成本更高。

OpenSea 为了降低计算成本 (Solidity 和 Solidity 汇编之间传输成本的差异) 从而降低 gas fee,直接用 Solidity 汇编语言开发 Seaport。据估计,使用 Seaport 协议可以降低近 50% 的 gas fee,速度和性能也有了极大的提升。

图片来源:



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://tcelue.w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