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人到中年,你的精神寄托是什么? [打印本页] 作者: 小钱儿 时间: 2025-7-31 13:21 标题: 人到中年,你的精神寄托是什么?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因为点什么,否则只是为了吃喝拉撒,和动物有什么区别?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有精神世界,这是一种寄托,也是支撑我们前行的一个动力。 / p4 z5 \# c5 W6 v. o7 p V2 Y% c1 Y: C [attach]4837850[/attach]; Z2 ]# h4 f7 T9 w
/ Z& w. D; C. s! Q3 S: n* L " R. U) B4 v, u0 L% U, g& [. T# i人是有生活的,要想让生活有意义,必须要赋予精神。这句话说起来可能很抽象,但是它是一种情感连接的方式,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赋予它具体的形象。我觉得我的精神寄托就是家庭和亲情,没有成家以前,我很在乎我父母的感受,心里也显得很脆弱,等到成家之后,我和我的老婆孩子也形成了一种血缘的亲密关系,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归属感是别的东西所无法赋予的。这几天我生病了,我的孩子在旁边陪伴我照顾我,我也想让孩子吃的好一点,每天会点各种各样的食物给孩子吃,我看着他们在吃饭,就有一种情感上的满足。这种满足是无条件的,也是一种被需要的情感回应,如果没有家庭,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如同行尸走肉。( t, _0 w. k* D B! M4 {& q
; d* w; e. L" x5 r[attach]4837849[/attach] , j& N. c# Z3 [* c9 j- w8 h) S. L 9 a7 N; Y" \% m可能其他朋友说精神寄托可以是信仰,这句话说的也没错,无论从最早的道教,还是从中东传过来的佛教,以至于现在百花齐放的宗教,说白了就是一种道德框架,有些人去祷告去祈福,无非就是让自己心里多一种慰藉,获得一种精神指引罢了。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,这种意义作一种解释,也可以归纳为个人价值观体系的建立,这些团体经常要阅读一些书籍,参加一些讲道,也是为了梳理思想,沉溺于一种无我的精神世界。在现在这个社会,能有这种境界其实很不容易,不能说是一种逃避,应该说是一种无奈。毕竟这个社会是物质的社会,如果物质无法满足的话,找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也是不错的。 $ `5 r, y7 z! {( ]! M3 I2 m5 H8 k. g [attach]4837846[/attach]% w4 o9 n7 F7 V. F& S( ^ 0 Y5 {; X, W* P+ `+ @ ' m$ ^0 t7 G- y _工作其实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很好的方式,能够把自己的爱好当做工作来看,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。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,是写作还是舞蹈,都在艺术的领域,可以获得共鸣,像现在很多工程技术人员,可以用对知识的探索,满足自己学习的好奇心,建立一种认知的安全感。同时通过工作可以实现自我价值,无论是当官,还是获得一些社会上的名誉,这也是一种认可。这种精神寄托要比其他的精神寄托艰难一些,毕竟要打破那么多的束缚,击败那么多的竞争对手,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。所以这种情感的支持,也是来之不易的。0 U' t e9 m6 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