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惠论坛

标题: 法甲——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天策-思思    时间: 2016-9-21 18:50
标题: 法甲——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

8 A1 j$ I) i; N# E' W' d  |; o# }8 F
[attach]2192201[/attach]
% ~/ C/ B5 o  w
" w) w# b- ~" E; P
$ N! j; h1 K! `0 z6 P
俱乐部资料:法甲——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% Z' B+ h& j& Y6 }6 ^( X
; f' p1 R- _8 j5 x! X

1 P; E" q' w; Q$ @: t

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(法语:Paris Saint-Germain Football Club,法语发音:[paʁi sɛ̃ ʒɛʁmɛ̃]),简称Paris Saint-Germain、Paris SG或首字母缩略字PSG,国际音标发音:[peɛsʒe]),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足球俱乐部,主场是49,000座的王子公园体育场。

$ r/ r( z5 v. G  y# n

; O: N; M, Y: [  _! O  主场介绍6 }$ U* _! I5 n& ?7 v) H4 f
' y0 H3 s; k1 a$ ~3 |
  王子公园体育场(Parc des Princes)是位于法国巴黎16区的48,527座运动场。球场属于巴黎市ZF,是法甲球队巴黎圣日耳曼的主场球场,同时是在为1998年法国世界杯而建的法兰西球场(Stade de France)落成前法国国家足球队的主场球场。
+ D+ @1 u+ r$ b6 l9 ?
' \2 H% I2 E8 P7 I  @1 x  现时的王子公园体育场在1972年6月落成启用,由著名建筑师罗杰·塔利伯特(Roger Taillibert)设计,是纯粹用作足球/榄球比赛的运动场,场内没有设置田径跑道,曾有两座运动场在王子公园体育场原址出现,分别于1897年及1932年揭幕,主要为自行车比赛用的运动场。塔利伯特的全坐席设计证实走在时代之先,只需作轻微的改建即能通过90年代及2000年代的新球场安全规定。殖民地资本投资公司于2006年4月10日收购巴黎圣日耳曼后随即宣布计划改建王子公园体育场,将容量扩大到54,000人,计划尚待巴黎市议俱乐部的审批。
5 j2 R. q* o! a0 D5 N
% D$ m- m, X( a  x6 P  榄球联盟球队法国竞赛俱乐部(Racing Club de France)于1984年至1990年间亦使用王子公园体育场作为主场。而另一支榄球联盟球队法国体育俱乐部(Stade Français)因观众数目较少而采用一街之隔的让-鲍茵球场(Stade Jean Bouin)。1 L: S0 l6 C$ e

. y5 w" z* F  k# u  1984年法国主办欧洲足球锦标赛,王子公园体育场作为法国的基地,举行两场初赛(包括揭幕战法国1-0胜丹麦)、一场半決賽(法国加时3-2反胜葡萄牙)及决赛(法国2-0击败西班牙)。" u( C7 G$ O( \7 a6 m+ {
# A! r' \% ~5 `
  球队荣耀
2 z+ e' c$ N. M( H/ q' ~: F
) @$ r" E1 U4 \: B) o/ x 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:3次(1985-1986、1993-1994、
$ N! S( |- u3 ?3 o
( U& t" M& d% K3 b$ Y  法国杯冠军:8次(1982、1983、1993、1995、1998、2004、2006、( G' p2 c* a& o# Q

, N, o# }  V3 U  法国联赛杯冠军:3次(1994-1995、1997-1998、6 p$ n" K4 Z! f5 d8 X1 b8 Y
# F4 f  w4 e0 W# j  J  L  p
 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:1次(1995-1996年)
- o4 R. X- `4 R. s
; H; X9 g9 B! c) W4 u* L  欧洲优胜者杯亚军:1次(1996-1997年)
0 F) d% }1 F1 }  G! K7 N
- h: _4 ?; ^7 [. X7 Y& Y) w  欧洲冠军杯4强:1次(1994-1995年)" C( G4 Q8 U  S/ E
1 L; V! X0 ?/ V6 }$ @, @; \6 j
  欧洲联盟杯4强:1次(1992-1993年)2 V! _- r7 @7 A- F  j
$ l2 K. h+ ^3 L! B7 a+ ~$ q- o+ B

6 m% \9 C/ P6 v0 E: M9 \




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tcelue.w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