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惠论坛
标题:
关于波音平台的一些思考
[打印本页]
作者:
赌场提款机
时间:
2011-4-1 09:39
标题:
关于波音平台的一些思考
本帖最后由 赌场提款机 于 2011-4-1 09:41 编辑
: n: P! e* U0 E4 H6 [
8 J1 b0 U% c8 I3 e4 S& j9 B4 m7 ~, z
我认为波音平台可能会研究一般人的下注思路,然后设好牌局,在某个时间段这样的牌局一出基本死光。
( ~0 [# G p _: l) |
因为很多人都是看着路单下注的,黑的越多,筹码越加大,于是就清代了。
, ]4 I# J* @, e) C9 \% {2 |
连黑6把后基本会连黑十把,甚至15把,因为一般人的人性就是那样的,牌局也都是那样设计的。
2 t7 u- ~5 z2 V& R# U
所以波音平台的路单和pt EA的路单总是不一样,波音的路单让人看了很假。
0 k* H5 C3 L( S& c5 _2 O5 q
你连赢的时候很多人不会加码的,但是黑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加码,等你连黑5把的时候,可以考虑抛硬币了。
' u- d9 D' x9 F1 R& m- N
以上是我的一些总结。
作者:
101
时间:
2011-4-1 09:45
不信不玩,换平台咯。认为有假还玩个**?
作者:
xman123601
时间:
2011-4-1 09:47
不错的分析 呵呵 最好就是不玩
作者:
赌场提款机
时间:
2011-4-1 09:54
回复
2#
101
( n5 ~) K' R! U, s$ W3 U
' y- S3 z; F' s8 R1 [
/ Y8 [' t0 x/ `) |
不信为什么就不玩啊,正是因为假所以才能赢啊。
作者:
yongchen
时间:
2011-4-1 10:03
什么平台都一样,信不过就不玩
作者:
钱世金生
时间:
2011-4-1 10:26
真的很值得思考
作者:
阿P
时间:
2011-4-1 10:28
波音的路单还是要多看看 昨天维护之后 貌似 又有点变化
作者:
最爱英超
时间:
2011-4-1 10:30
回复
4#
DC提款机
/ t! }/ j _1 p7 ?, K
8 ?0 Q! r# R9 s& L0 X C6 g
6 J0 d( @& \7 m' u8 S$ f, y# J
我同意你的观点
作者:
qqaaa001
时间:
2011-4-1 11:47
维护之后我先赢后输,直到输了1万……
作者:
kulu555
时间:
2011-4-1 11:50
不信不玩,换平台咯。认为有假还玩个**?
作者:
Zero66
时间:
2011-4-1 12:01
哪个平台玩起来你都是这样的感觉的啊!
作者:
爱拼猎人
时间:
2011-4-1 22:56
楼主想得太多了。Dubo运气不好时连输十几手时常有,这是概率的问题,任何玩家都会遇上这种情况。不要说波音平台,换了其它平台也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。
作者:
我爱罗
时间:
2011-4-1 23:52
我觉得 波音平台自己玩起来感觉较好,这个因人而异的吧
作者:
九五二六
时间:
2011-4-1 23:59
觉得在做假就去你看好的对面啊...
作者:
since1655
时间:
2011-4-2 00:02
波音总比ea 好点
作者:
春雨
时间:
2011-4-2 00:06
波音总比ea 好点
3 r0 l" R8 E# M: C6 @4 [
since1655 发表于 2011-4-2 00:02
* z! X1 s1 U a- b' ?
6 p" Q. f R8 n% E: g6 z9 t* {) y4 s
: D+ @- E, S2 P; R
EA比波音好
作者:
hongfalao
时间:
2011-4-2 00:33
最好就是不玩
作者:
hongfalao
时间:
2011-4-2 00:33
最好就是不玩
作者:
hzhcqm1
时间:
2011-4-2 07:24
都是一个鸟样,不过赞同楼主的观点。。。
作者:
最爱英超
时间:
2011-4-2 09:55
波音的路单风格变化挺大的
作者:
yyyyyyyyy123321
时间:
2011-4-3 11:50
开DC是个暴利的的事情,,我玩过的现实DC中,庄家把把抽水6%,还是经常出千作弊,都是利润惹的祸,曾经有人说过,利润超过100%就有人铤而走险,利润超过200%就会有人不顾一切,想想吧,醒醒吧,是真是假,等你银行卡的钱空了的时候,你就会明白了。
作者:
sqmilove
时间:
2011-4-3 12:51
有点这样的感觉。我都习惯了。我买闲家。我每次拿两张4点的时候。庄家拿了一张6点。我知道会补个三点。我都试过N次点杀清袋了。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tcelue.ws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1